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直以来被视为价值投资的模式,但随着最近大盘不振,2008年风靡一时的“大股东增收潮”再次掀起。

据时代出版、迪马股份、友阿股份介绍,3家企业控股安徽出版集团、东银集团、友阿控股于1月25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收自有股票,其中安徽出版集团增收7.57万股。 东银集团增资5万股之友阿控股将增资4万股。 不仅如此,三大股东还共同表示,未来一年将继续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包括此次加息)。

事实上,上述股东增收行为只是近期“大股东加息潮”的缩影。 此前,华鲁恒升、弘业股份、长航油运、华能国际等多家企业大股东也已实施或有意实施了对上市公司的增收计划,其中长航油运大股东南京油运更是在年7月前的增资期届满后,最近再次决定将增资期延长半年。

与机构投资者(金融资本代表)相比,参与上市公司具体经营运营的大股东们显然了解自己的企业,特殊身份定位对上市公司增收也有着深远的意义:除了对上市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信心外,用这种方法表明了对当前股价估值的态度。 例如,安徽出版集团表示,增收时代的出版基于对上市公司长时间稳步发展的认可。

解体者认为,本公司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抄底”增收,除此之外,大股东们在这个圈子掀起的加息潮可能是为后期的相关资本运营做好了准备。 如果一家企业近期有意实行定向增发,当目前股价低于或接近增发价格时,为了吸引投资者的购买,大股东此时的增发行为无疑具有股价作用。 另外,个别企业大股东直接或间接增收是为了加强津劝业、st长信等的控制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大股东增资,监管部门于2008年发布了正式改编的《上市公司并购管理办法》,将上市公司大股东增资不超过2%的免股申请从“提前申请”改为“事后申请”。 在此次加息中,许多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确定计划在未来一年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 但回顾2008年加息案例,绝大多数大股东最终没有实现相关加息目标,个别大股东在首次加息后也可以“收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轮加息是否再次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值得投资者关注。

作者:大海

扫描关注

媒体网站官方网站信函

扫描关注

媒体网站的官方微博

扫描关注

新鲜的ios二维码

扫描关注

新鲜的安卓二维码

提供信息线索,和我们一起倾听最真实的声音,热线: /

标题:“上市企业大股东再掀“增持潮””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wfjj/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