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25字,读完约7分钟
核心阅读
年,中国比较有效地应对了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控制疫情,恢复工作,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 经过去年极端压力测试,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加强经济稳定复苏态势,实现“十四五”快速发展良好开局。
年中国经济成绩单近日出炉。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面对全球疫情走势的不明朗性,我国今年能否巩固经济稳定复苏态势?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春节节假日供应如何保障? 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注。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年,我国比较有效地应对了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复生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第一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达到新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推进优质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说。
面对疫情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事业,适时出台果断、科学精准一揽子套期保值政策,推动经济稳定复苏,持续推进优质快速发展。
产业升级不会动摇,结构优化不会停止。 去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率分别比整体有序工业快4.3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在家工作、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领域实现了快速扩张。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严峻风险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走粗放快速发展和建设的老路,牢牢抓住优质快速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借势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产业转型升级传世 ”严程说。
企业救助力度大,刺激了市场活力。 去年,我国减税新降费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门合理让利1.5万亿元,通过“实质”让利等政策帮助公司度过难关,全年新建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深化改革和闭塞,使供需循环更加畅通。 与去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面临的循环“闭塞”相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重视诉求侧的管理,比较有效地改善了经济循环。 年12月,工业公司销售产品率达到98.4%,工业公司利润增长率从前两个月大幅减少38.3%,恢复到前11个月的增长2.4%。
中欧班排大势所趋,互利共赢。 年,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了国际铁路联运独特的特点,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为全年开行量的7.3倍。 截至去年年底,中欧班排达到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比去年同期增长67%。 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性地开辟了中欧班排“防疫物资专项排”,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新型城市化步伐稳定,民生经济改善。 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基本同步,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在脱贫攻坚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明确的首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镇化行业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加速显现,为优质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有能力、有条件地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宏观政策不会“急转直下”
虽然去年的成果极不平凡,但今年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还面临着不确定性。 特别是目前一点出现新的聚集性疫情,会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复苏势头吗?
“总的来说,今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有挑战和支持。 ”。 在严鹏程,由于全球疫情走势的不明朗,海外防止进口、内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 必须千方百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强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压力测试,我认为今年有能力,可以加强经济稳定复苏态势,开创‘十四五’快速发展的良好开端。 ”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诉求有空间。 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意味着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大的回旋余地。 广大市场主体受到疫情的冲击,探索积累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内需空间广阔。
创新推动力,改革开放搞活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决打破制约市场主体快速发展的各种壁垒,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显现。
现在社会上有些声音认为,年实施的宏观政策今年将全面倒退、退出。 对此,严鹏程解释说,中央经济实务会议确定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复苏所需的支撑力。
“我们要兼顾现在和长期,统筹宏观和微观,把握政策的时间效应,确保经济稳定复苏态势,防止出现‘政策悬崖’。 ”严程说。
另一方面,今年的宏观政策符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不会出现“急转弯”。 多次稳步谋求事业总基调,继续按照“六稳”、“六保”的要求,根据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平衡政策进退,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特别是考虑到微观市场主体即将迎来恢复期,中小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活力,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必要的支撑力。
另一方面,要维持经济的顺利运营,不仅要采取宏观政策,还必须更加创新。 去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中国加大了宏观政策的冲击力,特别是出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对经济运行的稳定发挥了重要意义。
“一些暂时性、救急的政策不能成为‘长远之计’,随着经济运行逐渐回归常态,还是应该在常态化政策环境下,通过越来越多的创新方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为未来应对更多的复杂局面留出政策空间 ”严程说。
春节期间加强储备调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重要的民生商品稳定供应价格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确保春节节假日期间供应充足,物价稳定?
国家发改委政治研究室主任袁达表示,春节即将到来,为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价格不大幅上涨、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较大影响,国家发改委将与各地区各部门合作,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监控报警。 密切跟踪粮食菜蛋果乳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的供给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质问题,及时作出预判预警,及时采取有力的有效措施。
二是保障市场供给。各地加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比较肉类、蔬菜等重点品种,切实组织生产供给,推动当地自给率低的城市积极对接外来货源,尽早签订合同。 组织生产调度、物流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保障重要民生商品运输畅通,完全利用平价店等渠道,确保全链条平稳运行。
三是加强储备调整。 要结合市场形势,把握时机、力度,及时投放各类储备,特别是中央冷冻猪肉储备,以免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整体稳定,缺货和集中收购等情况出现。
四是包裹民生底线。 对比疫情、寒战等突发事件,制定或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机构,准备是否患难。 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以及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启动,全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不重复的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标题:“我国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聚焦)”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xwzx/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