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71字,读完约12分钟
来源:潍坊文明网-02-23
在潍坊市全面小康、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市第十二届党代会胜利召开,提出了“一三四七”的目标任务和战术要点。 这个目标任务和战术要点,是在分析快速发展的形势科学,跨越潍坊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历史新方位、新机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践新理念的要求,符合潍坊快速发展的实际。 报告指出,要着力建设“四个城市”,其中对建设“文化名市”提出了确定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居全国前列,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比较有效的整合开发,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企业品牌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知名度高,显著增强,文化潍坊、文明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报告指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划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建设革命以前流传下来的改革开放、廉政勤政教育阵地,培育新时期潍坊精神,形成全市人民共同精神家园。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诚信潍坊”建设。 选择木潍坊好人、道德模范、各类典型,大力弘扬先锋精神,集中向善之力,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近年来,全市文明城市建设事业成果丰硕。 以重要节日、重大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志愿者工作,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更加规范。 去年,全市有10名个人、9个项目、9个组织、10个社区被评为全省最美志愿者组织项目。 年,6人入选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人物,23人入选“中国好人排行榜”,4人入选“山东好人之星”,48人入选“山东好人排行榜”,160人入选“潍坊好人排行榜”。 通过加强好人学习推广、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礼团、在十笏园建设好人街道、组织名家画人等活动形式,形成了身边好人认知度和影响较大、备受尊重的社会认可感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众精神文明的创造活动正在蓬勃进行。 在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方面,改变了“轻管理重构”的状态,去年全市新增省级文明单位(含村镇、社区) 110个。 在文明领域的创造中,共同开展了“诚信交通”、“文明诚信市场”等一系列创造评价活动,比较有效地提高了领域的服务水平。 在文明家庭创造活动方面,开展了文明家庭评选推荐,全市24个家庭入选山东省文明家庭,数量居全省第二,高密市单美华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乡村文明行动的效果明显。 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和农村诚信创建活动,29个村被评为“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文明家示范村,32个村被评为新省级文明村镇。 精神文明建设推广平台正在扩展。 公益广告推广正在全面展开。 城市主要交通路口、沿街门店等电子屏幕增加公益广告滚动播放频率,公益广告播放超过20%。 城市建筑工地、道路工程围栏刊登的公益广告面积均达到30%以上,公交车身公益广告占20%以上。 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影响极大增大,为全市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整合开发公共文化资源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
报告指出,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比较有效的整合开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基本建立。
报告指出,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弘扬创新、开放、孝德、包容文化,创建文艺精品,开展全民阅读,创建“书香潍坊”。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85%,省定贫困村文化大院和综合文化活动室达标率达73%,均超过省的任务要求。 市博物馆成功建成了国家一级馆。 美术馆开馆运行,填补了我市市级美术场馆的空白。 安丘市青云山文体中心、寿光市艺术中心、昌乐县博物馆等高标准县级文化设施开工建设。 顺利完成了第四届全国文化馆的判定水平,全市13家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其中一级馆数量达到10家。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市图书馆、博物馆实现“白天不休息,全天开放”,全市新增免费开放空间220个,维水讲坛、精品展览、公益培训等企业品牌服务活动有声有色,备受大众欢迎。 开展“百几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训150余期,培训2万多人。 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制度建设加快,市图书馆在社区、学校等地设立分馆20多个,青州市建立全天候自助图书馆,各城市设立18个社区图书流动站,为县域公共图书馆“漫画”服务
创新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全面实现农村公益片上映、“一村一年一场戏”、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和数字化升级等年度任务目标,全国农村公益片上映、全省农家书屋现场会分别在安丘、诸城举行,经验在全国全省宣传。 文广局被选为全国广播电影基础统计先进集团,青州和寿光被选为山东省第一个阅读示范县(市)。 各地积极创新开展多种特色文化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大力推进文艺创作演出。 大型茂腔《红高粱》《甚娘》两部大戏进一步加工编导,艺术水平大幅提高,小品《招姑》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大赛银奖,《风筝谣》等作品在第三届山东省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大会上获奖。 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和山东小戏创作基地落户成功。 全市首次民办文艺团体大会取得成功,170人参加比赛,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加强传承保护
产业转型升级
报告称,将稳步推进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保护革命文化纪念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 深入发掘潍坊文化的历史价值,好好讲潍坊的故事,传达潍坊的声音。 统一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递、文化贸易,推动潍坊文化走出国门。
报告指出,大力培育龙头公司,抓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大力构建汉水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体系,加强优秀文化遗产的研发、传承保护、推广宣传,不断创新员工机制模式,进一步扩大汉水文化的影响。 截至目前,可移动文物普查已全面完成,共51.9万件/套,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去年,获得上级资金6000余万元,大量文物和乡村记忆项目得到比较有效的保护。 昌邑华裕茧丝文化博物馆等10家民办博物馆开业。 采取多样化的玩法“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全市31个博物馆常设展览达到160多个,举办临时展览180多个,观众突破280万人。 优质完成《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立法工作。
稳步推进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非遗名录体系。 15个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潍坊鸳鸯都嵌银厂和董家骨科诊所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遗生产力保护基地,九千刺绣妇女培训工程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职工,聂家庄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臣希入选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组织举办了中国古琴艺术展、“乡韵”方言展览大会等系列汉水文化主题展览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创新举办了中国(潍坊)以前流传的技术创意设计大会和获奖作品展,有力地推动了以前流传的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建设30个县和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示范点。 大力推进非遗校园,在潍坊商学院和聋哑学校建立了两个非遗传训练基地。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快速发展。 完成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巡逻清理,潍坊十笏园文化运营有限企业成功建设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山东泰岳兄弟电影有限企业获得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潍坊翰林轩文化有限企业入选年国家信息出版改革快速发展项目库,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企业入选国家信息出版总局软件技术运营商名单,25项入选国家软件系统诉求框架。 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建立继续推进,初步建成了文化艺术金融融合快速发展服务平台。 青州安排财政资金1060万元,加大文化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在中国中朝(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小城镇项目建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总投资4.8亿元的月亮湾文化园区项目已批准全国第三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 全市电影票房实现1.4亿元,居全省第四位。 积极开展文化招商引智,市本级引进1个招商项目和3个总部经济项目。
文化旅游产业
实现融合的迅速发展
报告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全市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市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档次,开拓旅游市场,积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团体的横向联系,提高了我市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抓住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机遇,加快全市旅游业改革快速发展,将全市建成“文化创意旅游基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我市统领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将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局,“旅游+”文案, 以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各类旅游要素活力,逐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快速发展现代旅游业。
迅速发展乡村旅游。 充分挖掘资源特点,建设特色鲜明、个性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企业品牌,建设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建设高端乡村旅游综合体,引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加快农家乐乡村旅游串珠连锁化,拓宽成片,建设精品农家乐集聚区。
深入挖掘包装全市各类文化资源,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十笏园文化街区、青州古城、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安丘齐鲁酒地、高密度东北乡、临洮宋香园等重点项目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内在吸引力。 规划整理以市区乐道院、潍柴老厂房、坊茨町、大英烟厂、坊子煤矿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研究发布中心城区文化旅游路线。 在景区、酒店设立非遗留产品展示销售体验区,将潍坊风筝、杨家口年画、青州府蕾丝大套和仿铜、核雕刻等以前流传的工艺品展示销售、制作体验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和快速发展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宣传青州市在古城旅游区免费展示40多个非遗项目的经验,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的融合。
提高文化企业的品牌价值
提高知名度的信赖度的影响很大
报告称,打造潍坊地域文化企业品牌和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品、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遗存等系列特色企业品牌。 发掘和提升世界风筝之都、中国画之都等企业品牌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大大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论述,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术性的重大问题,将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术布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名市”的战术要点,正是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高文化对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贡献度。 在步行业中,我市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品牌理念,以打造企业品牌促进行业全面提升。 一个是强调特色。 根据特色化、差异化快速发展、人所未有的思路,挖掘整理研究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诉求,策划设计创新项目,通过不断构建提升和总结训练,丰富了地域文化特色。 二是用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企业品牌。 着眼于弘扬工匠精神,强化精品意识,围绕大众诉求,强调文化惠民,提高服务效能,着力文化内涵建设,着力文化精品项目,开展城乡文艺舞台、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大众文化活动等方面 三是加强企业品牌宣传。 推广加大力度,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推广宣传工作,扩大企业品牌效应,营造最适合全市文化改革快速发展的快速发展环境。
多次开放理念,牢固树立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各方推进合作共赢,努力实现全市文化更高水平的新快速发展。 多次“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国家战术,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文化招商和文化贸易,讲述潍坊的故事,构建文化平台, 推进融合的迅速发展。 树立“文化+”理念,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运用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艺术化思维,加大资源挖掘、要素整合、产业结合力度,在各行各业之间架起桥梁,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社会力量建设文化。 推动社会力量进入文化行业,对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有助于更多人在资源配置、服务供给、资金投入等方面着迷,推出参与度高、惠及民众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潍坊日报)
标题:“潍坊市推动文化大快速发展 实现文化大繁荣 非遗潍坊”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xwzx/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