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6月12日电(李楠)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更多的反季节蔬菜上了顾客的餐桌。 但是,开始给顾客提供选择,有些顾客把“味道不好,营养低”和反季节的蔬菜划等号。 事实到底怎么样了?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判定实验室(南京) /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梁颖、丁莹、李艺、刘贤金让你知道真相。

已知在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低温、高温、光照、干燥等都会影响蔬菜的生理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各种营养成分的合成和积累。 逆季节蔬菜以大棚栽培为主,大棚多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采用,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温措施,但与春季、夏季、秋季露地相比,大棚的温度会低3~10℃,越来越多。 光的强度也由于胶片和冬季日照时间短,比露天约弱20 %~30 %。

专家认为,反季节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长环境特征的不同,导致了味道和营养的差异。 许多顾客体验和科学研究发现:

1、反季节蔬菜的味道确实不如反季节蔬菜

蔬菜中的糖类成分和风味成分决定蔬菜的味道,这些成分的形成与光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高温和高光强会增加蔬菜中糖类成分和风味成分的积累。 露地栽培的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高、光照强,所以季露需要栽培的蔬菜风味和口感更好,其中以西红柿、黄瓜等适合生吃的蔬菜和辣椒、芹菜等具有独特风味的蔬菜尤为突出。

2、反季节蔬菜营养不错,有些营养成分可能优于季露地栽培的蔬菜。

蔬菜生长过程温度低时,自我保护机制会促使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的生成。 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作为植物源的抗氧化剂,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反季节蔬菜生长过程的温度总体低于反季节蔬菜,部分处于低温胁迫状态,因此维生素c和酚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不一定比反季节露地栽培蔬菜低,甚至可能更高。

专家建议,由于反季节蔬菜的风味和口感比露天栽培差,所以也不认为营养差。 事实上,反季节蔬菜的部分营养成分含量不仅比应季露地栽培的蔬菜低,而且有可能变高。 而且,反季节蔬菜在冬季、春季这种本来就蔬菜稀少的季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丰富了顾客的餐桌,因此,反季节蔬菜对提高公众健康生活质量的作用非常重要。

标题:“说说反季节蔬菜的营养与品质”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xwzx/5430.html